見過你就信
葉債│文:陳述
(亦見:http://soilhk.wordpress.com/2013/03/10/%E8%91%89%E5%82%B5/)
第一次到石湖墟街市收菜檔的剩餘菜莢,
心情忐忑,又戰戰兢兢。
事情是這樣開始的,
話說三代是上水人的S主動在學社的FB留言,
說想幫助我們收集堆肥物料,
因為她家人就在街市市政大樓開餐店,
所以可以為我們拉線收集街市的剩餘物資。
結果一番FB的PM對話,
再加與菜檔檔主C生的一個WHATSAPP和兩通電話,
在對整個街市的運作一無所知,
仲要連菜檔確實位置都未知的情況下,
就膽粗粗的與堆肥組長清提著竹籮上去收菜莢。
左摸右碰的在大樓一樓尋找C記,
沿路見各個販檔收拾整齊,
也不見有特別安排位置收集剩菜,
心裏有點不安,
難道今次要空手而回?
到C記,但C生未回到檔口,
只好硬著頭皮四處找尋資訊,
和旁邊H記的姐姐聊幾句。
「食吖喂。」
靚姐送一對桔給我們吃,
但她們仍是一片狐疑的上下打量我們,
幾經解釋才讓她們明白我們的來意。
原來之前也曾有有心人來過問,
「話要攞返去俾蚯蚓食喎。」
我們見她們檔口後面地上有一大堆菜,
二人就竊竊私語討論,
不如攞咗先算,
但附近除了一支掃把,
就甚麼工具也沒有,
「唔理喇!」
情急之下我蹲下來就徒手將地上濕漉漉的菜葉挖進竹筐中,
靚姐無咁好氣又語重深詳一句,
「帶返對膠手套先嘛。」
挖了兩大籮,
C生回來,
原來他們早已經用膠筐整齊的收起了菜莢,
幫手倒落我地帶來的竹籮之餘,
仲要借埋手推車俾我地,
「下次要菜,WHATSAPP我就得,同停車場講聲C記就得。」
真好人!好個街市豪傑!
可惜我地窮苦實習農夫邊有車吖。
看著筐中菜葉頓覺心情複雜,
因為對我而言,這些「菜莢」未免有點太新鮮,
對於一個會在泥面拾老菜葉吃的人,
不免有點難過。
早就跟沈姑娘說過,
很期待這次開拓能為學社找到更多資源,
但更怕收菜時遇上新鮮食物,
話晒我地都算係生產食物,
用食物作材料生產食物,
真的很說不過去,
或許這正是收廚餘者的兩難。
當然,
我絕對不是想批判在產業鍊下遊的菜販,
因為在現時這個生產消費模式底下,
由農夫到小商販,
往往都是受害者,
問心一句,
被超市的標準化訓練多年的一般消費者,
形狀大小差一點已經不滿意,
又有多少人願意付錢買「花」了的菜葉?
雖然我真的有想過從籮筐中找些狀態好點的菜葉出來吃。
二人推著三大籮菜,
帶著罪疚感的離開,
但在貨"車立"旁邊的660L大垃圾桶中,
居然看到一片青綠,
我的天呀!
原來食環是這樣處理剩菜的!
(因為不忍,所以選了張不對焦的相片。)
雖然看過陳曉蕾的剩食和Tristram Stuart的Food Waste Scandal,
而且已經推過很多次廚餘,
但我仍是覺得很震撼,
大佬,垃圾桶喎!
回頭還手推車時我忍不住了,
看看左右沒有人,
就立即伸手進垃圾桶中挖呀挖,
又是滿滿一籮筐。
當然對於香港的廢物處理及農業政策有很多不滿之處,
但撫心自問,
回想自己這三十多年的消費飲食習慣,
其實這籮筐中的,
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共孽。